奔放就是燦爛的青春?
如何作自己?跟著自己的感覺走真是對的嗎?
日前收聽一個廣播節目,主持人訪問一個貴賓並提出一個問題。主持人提到他的小孩剛進小學,平常在家是一個活潑多話的孩子,但是老師卻說他在學校的表現很規矩,話也不多。主持人於是想到會不會在他學校太過壓抑了,是不是適應學校的生活壓力太大,擔心如此會妨礙到他的日後發展。受訪貴賓於是建議主持人多多注意孩子的狀況,協助孩子好好表現自己。
這幾年我在新生報到通知的資料中,都寫了一篇「國中生活祕笈—給今年國中新生家長」的文章,其中提到家長在孩子進入學校後應該知道的議題,其中有一項是「認識孩子所扮演的角色」。其實就角色扮演的議題來說,人在進入某一個新的角色之前,往往會對新的角色給予定義,也從新塑造自己在這個角色下的行為模式。這重新塑造的角色行為可能和原來的表現不同,甚至於大相逕庭。家長常常無法相信孩子在學校的行為與在家的表現是如此不同,從而懷疑孩子是否受到壓抑或是被人誤解。但是如果我們檢視自己,有時也會發現我們在不同團體中的行為模式,確實也表現得截然不同,不是嗎?
有團體的形成就有各自分工的任務,也從而生成不同的行為模式。人是社會的動物,這樣的發展相較於其他動物更為明顯。試想一個團體的生成如果只是機械式的隨機組合,從未發生任何的化學變化,每個人在團體中只知道表現自我,我想這個團體絕對是衝突不斷。許多孩子在家由於親情保護加上成員較少,與團體生活中絕對會有的規則制定下所生成的的行為與思考必定有所差別。這樣的狀況就算是在強調自主發展的實驗教育中亦是如此,也會從成員彼此互動之下重新塑造另一種行為模式。
當然孩子有不同的表現是應該仔細觀察是不是有應該注意的狀況,但是在正常的情形下,進入新角色形成新的行為模式的狀況其實有其正面的意義。代表孩子已經會思考,能夠考量成員中彼此的互動與角色扮演的狀況,對於日後的社會適應也會有其正面的意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