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我挑戰之旅

第五次徒步旅行(道卡斯族的初遇)

  • 徒步時間(含休息)8hr37min
  • 途經區域:新竹市香山區苗栗縣竹南鎮苗栗縣後龍鎮
  • Google所計算路程28.7km,累計里程111.1km
  • 花費:204 +住家至香山89公里汽車來回油錢
  • 70(培根蛋三明治30 + 豆漿15 + 外帶三明治25) + 午餐95() + 龍港香山區間車(刷悠遊卡39)
  • 詳細路徑及時間:

0743香山火車站出發中華路五段 (香山區) → 0754右轉長興街 → 0757保海宮 → 0808右轉長興街262 → 0810紀姑娘廟借廁所 → 0814新竹市圖書館鹽水分館 → 0819香山豎琴橋 → 0822左轉新竹17公里自行車道  → 0827白雲橋 → 0851抵達17公里自行車道終點→ 0858轉回61 → 0902左轉南港街106 → 0904右轉南港街(進入苗栗縣竹南鎮) → 0917大興宮 → 0922走回並穿越台鐵涵洞 → 0928抵達崎頂隧道文化公園 →0936崎頂子母隧道一號隧道 → 0942 崎頂子母隧道二號隧道 →0951崎頂觀景台 → 0954崎頂火車站 → 1003穿越崎頂隧道 →1005抵達崎頂新樂園後左轉61 → 1036穿越國道3 → 1125再次穿越國道3並達1己線路口 → 1128福保宮休息10分鐘 → 1141竹南鎮垃圾衛生掩埋場走上玄寶大橋跨越中港溪 → 1205左轉穿越61 → 1206右轉9線龍文路 → 1208後龍海寶保安宮借廁所 → 1216海寶國小 → 1240大山派出所 → 1245大山國小 → 1250抵達大山左轉明山路海之味牛肉麵午餐 → 1319重新出發沿龍山路後龍市區 → 1337後龍農會碾米加工廠 → 1348阿斌哥大愛愛心站林府王爺廟 → 1402田心橋進入後龍市區 → 1406右轉中華路 → 1409後龍第二市場 → 1414後龍火車站 → 1417後龍古鎮西城門遺址左轉中龍街 → 1419慈雲宮 →1439右轉三民路抵達後龍分駐所 → 1441黃吉公廟 → 1405順天宮 → 1448右轉福德宮後左轉1搭乘 → 1452後龍溪橋越過後龍溪 →1502後龍公墓公園 →1508左轉舊後汶公路 →1509鄭崇和墓 → 1515走回舊後汶公路龍港方向前進 → 1518龍坑國小 →1521南社(道卡斯族)路口 → 1542同興老街 → 1551同光國小 →1554穿越61 →1558龍港車站 →1602公司寮漁港街 →1620龍港車站搭乘台鐵1634區間車回香山 →1705抵達香山 →1730開車回家 → 1710到家

 

image

    上週因為有事情無法排除所以徒步旅行暫停一次,本週尚未過完就急著要上路,所以請了一天休假展開未竟的旅程。

    昨天晚上想了一下覺得不對勁,如果要利用大眾運輸工具會有點傷腦筋,因為第一班公車六點左右才發車,到台北車站只能趕上0645的區間車,到香山已經超過八點半了。而更要命的是回程,龍港車站在海線上,一個多小時才一班車,而且沒有區間車直達台北,必須先到竹南換車。而竹南到台北快則1.5小時,慢的話要2小時,回到家如果不是很順利可能要八九點了。而且票價142及220所費不貲,乾脆把車錢換成油錢,而且時間也比較好控制。所以我今天當了一個不環保的人—我從頭到尾可沒說要環保喔。

    今天做足了準備,包括穿了兩雙襪子以防起水泡—事實證明有用;帶了袖套以防太陽,這是白做準備,因為整天兩次太陽露臉時間不超過5分鐘。最後是頭巾,雖然不厚但是整天都沒離開脖子,是今天最棒的物品。

    早上6點10分左右出發,比要上班上學的老婆兒子還早。今天正逢入冬以來最強的大陸冷氣團來襲,老爺車開起來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一路上可能因為時間尚早沒啥塞車,七點廿左右就到香山了。昨晚已GOOGLE街景先觀察了地形地貌,決定把車放在車站斜對面的富禮國中巷子裡,寒假期間人車不多,免停車費又不影響別人。

    停好車到巷子口台1線邊的大家來早餐店吃早餐,一方面時間還早,另一方面今天的路徑有些偏僻,不保證能找到吃的,喔不!是一定找不到吃的。這是我的早餐—烤培根蛋土司和熱豆漿,味道差不多但是豆漿只能叫做溫的,出發前我又另外買了一個已經做好的三明治。這間店的老闆娘挺有意思的,和街坊鄰居都很熟,當然我是例外啦。譬如說在我前面有一個國中小女生可能是要上寒假輔導課,老闆娘居然知道小女生班上有幾個男生;一個爸爸帶著小學低年級的小男生來買早餐,然後要趕去補習,老闆娘就說了:「補習喔!考那麼差還幹嘛去補習,浪費錢」。凡此種種,老闆娘我佩服妳,大概沒有老師敢說這種實.在.話,給你一個讚!

    今天的天氣真的不好,出門時下毛毛雨,剛到新竹時甚至雨滴滴在車上都咚咚有聲,還好出發時雨就沒再下,一直到回家為止。走到香山車站正式,出發!

    預定的路線是沿著海邊走台61線17公里自行車道,先在台1線跨越鐵路高架橋下右轉長興街

    走訪的第一個點是保海宮,早期沿海聚落常是靠海討吃,面對常有不測風雲的大海,信仰是支撐他們最重要的力量。

    看到沒,8天要橫跨桃園雲林等6個縣市,總距離448公里,這是很硬斗的啊!平均每天走56公里,是我現在的兩倍,或許真要靠信仰才能撐得下去。不過回想起來,以前的人沒有先進的交通工具,許多人都要靠雙腳走南闖北,也是這樣地支撐了人類百萬年的文化啊!所以只要有鍛鍊還是做得到的。而古代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們,要貶謫到那些什麼雞不生蛋鳥不拉屎的番禹崖州啦,不說天高皇帝遠,光走就有得看了,確實是一大懲罰。至於宋江等那些罪犯還要上枷鎖和腳鐐的,走到之後大概命剩下不到一條了。難怪押解犯人的衙役走出京城數十里之後就想把罪犯幹掉,躲個幾個月之後再回京交差,憑什麼你犯法我受罪,實在是太辛苦了啊!

    沿路許多頹圮的房子,訴說著海山社區的歷史過往。

    在這裡要右轉往海邊走。

    先到紀姑娘廟,傳統說法死時雲英未嫁之身的姑娘們無法承應香火,除非有人專為他們建廟供俸。紀姑娘據說是安葬外地漂來的大體之處,每天晚上總是追著居民養的雞鴨,鬧得雞鴨長不大又下不了蛋,後來藉由乩童嘴巴要求建廟祭祀,當然也會保佑漁民平安回家。初次接觸這類事蹟是在高中和同學去爬山時路過石碇姑娘廟,也是類似的事情。這證明資源都是要靠自己爭取得來的,扯得有點遠。不過這種男尊女卑的情形是大不如前了吧!

    紀姑娘廟相鄰的是鹽水公園圖書館,公園旁有走道往豎琴橋

    豎琴橋顧名思義就是豎琴造型的人行橋,可以通往新竹17公里自行車道,這車道以前來過幾次,不過都在前十公里就折返,今天正好有機會走她的後半段。

    這裡路況複雜,從遠而近依序是台61線快速道路、台61線平面道路、排水溝、自行車道、人行道。這裡有一個阿伯推著腳踏車向我點頭微笑,我現在懷疑他有話要對我說但是又吞了進去,接下來再走500公尺答案就會揭曉了。

    看到沒?白雲橋整修禁止通行中,而木板橋面上榜的黃色警示帶就是等待修補之處。挖靠!要我走回去我可不幹!

    橋的那邊有一個人在埋頭苦幹中,我偷偷地跨出右腳,然後矮身鑽過圍欄,再輕輕地收回左腳,如貓一般地走過橋,經過那個人來到另一邊。再回頭問:「在整修禁止通行喔」!他這時才發現我的存在(還是他故意放我一馬?),應該會以為我是從另一邊來的,要在此折返才是。接著有驚無險繼續前進。

    再走1.5公里來到17公里自行車道終點,心中開始忐忑,在GOOGLE地圖上看到終點之後有一條若有似無的小路應該可以走才對(我出發前的功課做得很足吧),如果沒有路難道再走回去嗎?還好經過海邊雜樹林之後可以接回台61線

    然後就到了徒步之旅的第五個縣市—苗栗縣了,迎接我的是竹南鎮

    在轉進南港街106巷往崎頂之前看到與第三天走台31線時類似的景象—大廟小廟排排站。剛剛查了一下,原來是賣廟的,沒錯,是賣廟的樣品屋。

    轉進南港街,往前有一個涵洞通往崎頂隧道文化公園

    因為地圖上有一座大興宮,對廟前立石有些興趣,所以先前往踏查再轉回頭進涵洞。石上刻著一個「悟」字,相信觀者各有解讀,但立者的原意是?廟前合十的時候,正好一位婦女也走進來參拜同時對我點頭示意,台灣民間其實對陌生人還是很友善的。

    過了涵洞右轉上一個小坡,正好有一個缺口可以近距離接觸鐵軌,而火車也適時到來。也許是怕我靠太近危險,火車鳴笛警告,被火車鳴笛也是第一次,但是我以後會再多注意。

    看到崎頂隧道文化公園前的民宅與屋旁朱槿,彷彿回到小時候。小時候扮家家酒,我們會採下朱槿花當菜,而且往往先在花的底部吸一口,常有甜蜜的汁液會流出來,所以朱槿花遇到我們這些小小採花賊總是一場浩劫。當時另外在一整排朱槿之中還夾雜著幾棵裂瓣朱槿,花瓣深裂且倒垂,花蕊脫瓣而出宛如一顆顆紅色燈籠,她的花蜜就不明顯。兒子在讀小學時告訴我他和同學也會吸,但吸的是炮仗花,還曾經被老師發現而處罰過。Oh My God!對不起天母國小,對不起學校老師,怎麼可以採炮仗花呢?可是為什麼朱槿可以!而炮仗花不行,就請別再問我了。

    崎頂隧道文化公園到了。

    崎頂子母隧道,上下半部分別用紅磚及水泥磚砌成,頗有古意。據說這裡是因為鐵路電氣化的實施而廢棄的。二十多年後才又被找出來。其實以前把認為老舊的丟掉代表進步,今天把以前老舊的找出來是代表懷舊,人類的行為真不可用一套道理完全解釋。

    已經頹圮的磚房,院落中草木雜錯,只剩下門前堂號依舊守護著家園。

    崎頂觀景台,怕人不會唸加註注音是好事,可怎會把音註在左邊?

    觀景台及車站周邊景觀,這北戶聚落恬靜安適,多見老人家守著家門,與同樣逐漸老去的車站相伴。

    今天是上班日,崎頂隧道文化公園尚有一二十名遊客到訪,其中有母女三人或許趁著寒假出遊,但是一到觀景台就不見了,看完車站離開時,正好見到三人各自拎著行李走下車站。沒錯,找個空閒時間尋訪秘境,尋幽訪趣將心靈沉澱一下也是不錯的選擇,又何必找人多勝景徒添骯贓之氣。

    離開車站往台61線路邊的圖案頗有意思,是立體的喔!苗栗的地形比鄰近縣市立體,連圖案也都較立體。

    穿過崎頂隧道後是崎頂新樂園崎頂新樂園的前身是崎頂海水域場,老實說台灣雖然四面環海,但是和海卻保有一定的距離。

    今天的天象不好,海風尤其大,路邊的草低頭彎腰頗能詮釋風行草偃的意義。少了太陽走起路來不會汗流浹背,但是風的參與卻讓人更傷腦筋。尤其我不是專業的徒步健行者,衣服與背包都是不透氣的,外面的溫度雖低,但是衣服裡面因為身體運動所排出的汗水仍然讓衣服濕透,外面的風再一吹,身體有些吃不消。不過好家在的是風大多是從後面往前吹,所以今天走起路來輕鬆一些。

    接下來在三公里內會兩次穿越國道3號,以前開車走到國道3號台中苗栗路段時常覺得風大,大到車子會被吹得方向盤控制不住,今天以身試法見證風的威力。

    那隻黑狗很嗆啾,一直叫不停,沒看過帥哥嗎?

    遠方是竹南后厝龍鳳宮媽祖的塑像背影,身高136台尺,建於民國73年,號稱東南亞最大的媽祖(媽祖不是就流行在東南亞東南亞最大難道不是世界最大?)。後來發現竹南人都在流行這個,稍後坐火車回香山的時候,在竹南車站的東邊又發現一尊神農大帝,回家查了資料,牠身高156台尺,建於民國82年,是在比高喔。

    路邊覓食的白鷺鷥與黃澄澄的油菜花田,相機不夠專業,無法拍出現場的感動。

    過了台1己線的起點來到路邊的福保宮,在此向土地公借地方歇腳喝水一下,休息十分鐘後再上路。廟不大但是擋風沒問題,廟裡不知道在燒什麼香,濃郁得有些誇張。

    竹南垃圾焚化場建築宏偉,不知為何印象錯誤,我一直以為是某發電廠,到了才發現不是。

    走到玄寶大橋又開始面臨抉擇,究竟是走上還是走下?觀察後決定直接上,後來證明是正確的決定。

    長猛猛的玄寶大橋跨越中港溪,長度超過1.5公里,風雖然大但是河上的特殊景象引起我的興趣,身為城市鄉巴佬回家一定是要查一下這是什麼的。答案揭曉—是撈鰻魚苗的網子,今天真是長了不少知識。

    走過玄寶大橋後邊突然傳來聲音,

    「加油」          「謝謝」

    「徒步喔」        「對啊」

    「今天走到哪」    「沒有,我只是一週出來走一次」

    「加油」          「謝謝」

    我發現我是有些心虛的,因為我是分段徒步不是一次走完,所以沒有那麼厲害。不過想想,我只能選擇這種方式作挑戰,分段走又如何。我大可大聲回答,今天走到龍港白沙屯啦什麼的。依往例只能拍到背影。

    下橋穿過台61線涵洞來到龍文路海寶社區

    保安宮正在修建中,入內借了洗手間後再繼續走。

    一路走過海寶國小新移民學習中心大山派出所大山國小等地終於來到中午用餐的地方—大山,晚了將近一個小時,以後別太有自信,腳步慢要認命。

    路程中發現頗具特色的狗屋,黑狗狗很乖,雖然保持警戒但是沒有叫,可是我有叫—你的狗屋很棒喔!

    今天用餐的地方是好之味牛肉麵,點了滷肉飯、豬頭皮和貢丸湯。

  

    其實用餐時有點不好意思,老闆似乎很忙,忙得手足無措。結果當我的東西到的時候,有兩位先來的先生和女士(應該是同事)還沒等到餐點,我安慰自己說可能滷肉飯等不必煮比較快。先生有點不耐煩了,又出去問了兩次,後來女士說時間關係沒法等了,所以要求煮完後打包,但是先生決定繼續等。可是這時女士的水餃和湯卻又上桌了,所以女士開始吃,先生又等了幾分鐘,後來說不要煮了下次再來。雖然口氣不算太差,但是看得出心裡很oo××……。我也好像做錯事一樣。

    再出發,再出發吧阮是勇敢的小飛俠。我覺得這是高粱田,引來一群麻雀。

    又是黃澄澄的油菜花。今天奇怪的是,許多田中的防風林都是攔腰而斷,看起來不是新種的,可是卻好像說好一起砍。

    林府王爺廟,看到王爺廟一定要趕快近來合十,我們家族的廟供奉的是池府王爺。據說在台灣最多的就是王爺廟(當然土地公例外),而且王爺廟及其組合多達上百組,但是池府王爺是很多的,從小就近距離地看池府王爺黑黑的臉孔。據說池府王爺是為了救百姓,搶吞瘟神的毒藥而死,所以臉是黑的。在現實生活中,扮黑臉的人往往比扮白臉的人更辛苦,也更讓人佩服。

    怎樣?我們家族有廟--五股順天府,興義堂池府王爺(請點我),你們有沒有?

    後龍鎮的許多古厝。

    走過田心橋(甜心?Honey?),右轉中華路,來到第二市場,Honey 我來了。

    後龍車站屬於新的建築,將鐵路高架化後建車站在二樓,許多新的車站似乎都是如此。

    後龍車站前方有一幢氣宇非凡的巴洛克式建築—豐春醫院,據說是苗栗縣第一任衛生局長蔡咸陽先生的古厝,現由後代改為神家紀念城,讓人難以不多看兩眼。

    西門遺址,目前只知所在地而已片瓦無存。

    慈雲宮後龍最具代表性的廟宇,建廟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並保存許多古物。古廟對我有偌大的吸引力,而慈雲宮的建築刻工果然不讓人失望,許多廟壁樑柱與藻井等工法令人嘆為觀止,已超越山楶藻棁的形容。樸實的先人儉腸捏肚地省下微薄資財,集眾人之力奉獻給保鄉護土的神明,反映在輝煌的廟宇建築之中,這已超越迷信或炫富的範疇,而是先民知足感恩的體現。

    知識大考驗,兩隻石獅誰公誰母?踩球者為公;護囝者為母。

    福祿壽三仙是華人追求的三個目標體現,多子多孫高官厚祿與長命百歲。連這都是立體的。

    士林先賢所撰對聯。

    古人讀萬卷書後行千里路以資驗證,但行千里路後所知之不足復應讀萬卷書來補讀書之不足,現代人搜尋工具之發達按幾個鈕足補萬卷書。搜尋到的資料所示,清德宗實錄記載,清光緒八年光緒帝命翰林院南書房書「與天同功」致贈全各轄屬天后宮,後人實際田野調查共計26面,其中大多未落年款,惟中央有一方形之「光緒御筆之寶」璽印。目前所見「與天同功」匾額有上下落款者,全台僅『後龍慈雲宮』與『中港慈裕宮』兩塊匾。

資料來源:

  1. 臺灣媽祖廟中所見「與天同功」匾之風格與工藝問題〉,《2013媽祖國際學術研討會:全球化下媽祖信仰的在地書寫》,臺中:臺中市文化局,2013年11月,頁309-337。
  2. 文化資產  古物網站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http://www.mlc.gov.tw/antique/index-1.asp?Parser=99,6,250,,,,7

    

    網路中提到慈雲宮多敘述美食,對文化資產記敘較少殊為可惜。

    出廟後走三民路來到黃吉公順天宮。各有其傳奇之事不再贅述。

    路上的懷舊建築。

    轉回中華路,接上後龍溪橋,與台鐵橋樑平行而下。

    後龍公墓公園。

    這間便利商店應該頗受歡迎,free免費的嘛,不知是否曾經有消費糾紛。

    接下來先向東轉向舊後汶公路(至公路)來到鄭崇和墓鄭崇和墓台灣現存清朝三大古墓之一,與新竹鄭用錫墓(鄭崇和之子)、嘉義王得祿墓並列。王得祿墓是國家一級古蹟,而氏父子兩人的墳墓屬於二級古蹟。鄭用錫是清朝第一個進士,有開進士之稱,後官至禮部員外郎,再因功授二品銜,鄭崇和父以子貴亦有二品銜。功課做到這裏很後悔當初在新竹黑貓包時沒有往前多走幾步路,因為當初的府第—進士第就在前方不到百米之處。

    回頭再向西走回舊後汶公路,這路口很令人不解,捨去四面圍網也應該是網開三面或網開一面,而這個天橋是網開兩面,讓我想遵守交通規則而不可得也,小跑步過馬路。

    龍坑國小,剛剛的龍坑天橋應該就是為他們的學生而建。

    因為走到這裡,回家後做了許多功課。道卡斯族台灣的平埔族之一,分布於大甲新竹一帶,事實上大甲就是道卡斯的名稱轉化而來。但如今道卡斯族幾乎都已經漢化,因地緣關係而改以閩南話或客家話為其語言,道卡斯語幾近失傳。據研究,到日本人來台為止,道卡斯人都已漢化只剩下後龍溪南岸的南社一帶45戶212人仍未漢化,指的應該就是這裡,但是現在也可能找不到人可以講原來的語言了。

    這是一個可以思考的題材,我們常常理所當然地將台灣族群分得很清楚且涇渭分明,漢人分別是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九族後來變十六族。講閩南話的就是閩南人,講客家話的就是客家人…,其實裡面有許多人雖然操著閩南客家口音,卻不是來自唐山的漢人。我們在自己吃菓子拜樹頭之餘,使否忽略了他們也想追本溯源,也想認識自己的祖先和文化?

    同興老街只有短短的一條,過去的繁華如今只剩下幾戶老宅與頹圮的房子,老人家在家陪伴老屋、老狗、老伴,對我這位不速之客習以為常。

    同光國小。

    再次走回台61線,過後就是今天的終點龍港車站。這裡的龍港社區又叫公司寮清朝時曾經是與中國貿易的港口之一,繁華之時帆檣雲集燈火通明,曾經以「寮港歸舟」名列苗栗八景之一。之後港口淤積而漸漸沒落,如今的龍港只剩下寂寞的街道與勁急的海風,而龍港車站也變成無人看守的招呼站了。

    今天已經沒有力氣再走到白沙屯了,回到龍港車站準備搭乘1634的區間車回香山。在等車的二十多分鐘裡遭到幾件悲慘的事,首先龍港車站北上月台沒有候車室,車站也找不到廁所,不便在冷風中更衣只好到香山再換裝;再則身體從運作激烈到平靜,冷下來的身體貼著濕掉的衣服深刻感覺寒風刺骨。最後手機又快沒電了,幾個最後的景色不敢再拍,但是上車前即將耗盡最後殘存的電力,只好趕快寫了Line通知老婆回家中、平安、沒電了,然後拍完最後一張自拍縮在衣服裡等火車,回香山後開車上高速公路遭到塞車命運,回到家已經七點多了。

後記

    今天應該是農曆年前的最後一遭徒步旅行,這是一場台灣史之旅,也是更加認識這片鄉土之旅。撿拾先民三百多年前的足跡,細數苗栗沿海鄉鎮從發展興盛到繁華落盡,體會祖先對本鄉本土的愛護,回窺族群合作與融合的過往雲煙,長了知識,也多了感情。尤其龍港地區的十里煙雲,更是令人感慨良多。

    或許是懷舊之風興起,海線各站近幾年迎來許多包含曾經參與的我們父子在內的旅客,想去瞻仰木造車站尤其是海線五寶(有人稱為海線五兄弟)的風采。這些車站便是嚐盡風華到沒落的地方,也因為不被人看重,所以一直沒對老舊的木造車站進行改建,然而懷舊風起之後,反而興起深度旅遊的意識。而龍港車站在沒落之後一度興起,甚至龍港社區因為居民相互合作,進行社區的改造而以「自助里」為名被編寫在國小社會課本中(我沒讀過這版本),是故台鐵拆除了原本的木造車站改建。但如今卻又再度跌下雲端,成為沒人看守的招呼站。這波的懷舊之風也因為龍港已經沒了木造站體而再次被人所忽略。然而面對困境,你是準備默默自守等待不知道有沒有的奧援,還是找機會再次奮起?我想還是該選擇後者吧!   

 

 

                                        ---------------------------------------

arrow
arrow

    毛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