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信任

    當人與人之間不存在信任感的時候,你我之間到底還剩下些什麼?

    如同過往,過年期間帶妻兒回高雄娘家是無法免俗的事。初三晚間趁著空檔,獨自搭乘公車到市區走走,目標訂在夜間仍具可觀性的景點—愛河之心。跳上南台灣客運紅29線公車,春節晚間乘客不多,撿了一個好位置,靜靜地欣賞南台灣首府的夜間景緻。

    車行至高醫上來一位中年婦人,初時還和司機聊天說笑,後來談及此班公車只到捷運後驛站,還必須轉車云云,司機回應若搭計程車當然比較方便。此時婦人突然變了臉色,抱怨司機怎會如此多話,多講這些做什麼,從言談之中似乎懷疑司機是否瞧不起她只能搭公車。司機趕忙解釋沒有別的意思希望她別誤會,但後來該婦人一路仍在絮叨抱怨不止。

    看著愛河之心美麗的夜間光影,心中仍然激盪不已,感慨人與人之間的互信居然如此薄弱,那位婦人真的是想太多了。俗話說:「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話真的必須要小心,但是暖是寒的感受卻是人人不同。有人處處小心時時懷疑;卻也有人全然故我百毒不侵,這是個性上的差異。我們常常對某些人的話具有免疫能力;卻也對另外一群人防衛嚴密,這是對象上的差別。但是如果我們相信對方是值得信賴的對象,說話沒有惡意,相信將會減少許多的不愉快。只是這種信任感卻似乎在急速地崩壞中。

    隨著服務越來越到家,資訊越來越發達,人與人之間的互信卻越來越薄弱。以1999專線為例,2005年台北市設立市民當家專線,宗旨在整合各單位電話,提供單一窗口民眾利用。但是方便之餘卻也成了投訴與爆料的最方便管道。公務機關有時為了要回覆意見建立檔案,反而虛擲了許多作業時間。試想如果民眾能直接向權責機關告知意見,當能省去許多形式上的作業,利用這些時間改善公務執行的品質,是不是更有利於業務推動嗎?當然這其中有一個關鍵點,就是民眾不相信機關會重視他們的意見,而得過且過,這當然就回到剛剛所提到的互信問題。尤有甚者,直接投訴身分獲得保密,不但不必面對機關,甚至有人聞風言事或惡意指控,更是讓這種美意蕩然無存。

    我曾在多次的校務座談會上向家長們提及,有任何建議請直接打電話給學校,我們會盡力解決或說明,我們將會與由1999轉過來的意見進行同等的重視。民眾投訴到市府,我們除了解決之外尚需再花幾個小時的時間處理相關程序,說真的實在是浪費時間。

    先前看到某新聞台打出爆料專線的宣傳,並以民眾的爆料製成新聞播放,深覺這種作法無疑將人際之間的不信任感推到了極致,實在不可取,其中尤以消費糾紛為其大宗。我所不解的是,明明可以在第一時間與商家溝通,取得第一手的資訊,卻要捨近求遠向媒體爆料。我相信大多數的商家會愛惜自己的商譽,努力改善缺失,如果惡性重大怙惡不悛者再爆料不遲。否則如果純粹是誤會一場,那商家商譽受損投訴者難道不會覺得不好意思嗎?消費講求你情我願,不滿意下次就別去,以實際行動對不實的商家進行懲罰不是更好嗎?

    人與人之間的互信在講求服務到家,尊重權益的高旗大纛之下逐漸消失。或許建立彼此互信的基礎,相信大多數人沒有惡意,一定會少掉許多衝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毛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